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資訊快遞]早晨水龍頭先要放放水.....(網路謠言,請看回覆說明)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資訊快遞]早晨水龍頭先要放放水.....(網路謠言,請看回覆說明)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飛天遊俠
  高級會員 
 


 
  積分 10311
  發文 594
  註冊 2006-3-16
  狀態 離線
#1  [資訊快遞]早晨水龍頭先要放放水.....(網路謠言,請看回覆說明)

因剛放出來的水中可能隱藏著"健康殺手"----軍團菌 !!
早晨人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擰開自來水龍頭洗臉、刷牙、做飯。殊不知,剛放出來的水中可能隱藏著"健康殺手"。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附近水管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水中的殘留微生物會大量繁殖,其中可能就有"軍團菌"。

1976年,美國一群退伍軍人在費城一家旅館中舉行年會。會後一個月,與會者中221人得了一種"怪病",34人相繼死亡。

研究證實,其元兇是存在于水龍頭和水槽水樣中的一種致病微生物—軍團菌。醫學界後來把這種病命名為"軍團病",患病者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高達25%—30%。最近20年來,軍團病在許多國家爆發、流行,已經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此外,經過一夜停止不動的水,會與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產生水化反應,形成金屬污染水,這就是早晨第一次放水時往往會見到一些反常現象,比如水色發黃、發白、或者發渾的原因。

另外,我們的水源大都為地表水,受洗滌劑等有機物污染較大。一些有機化合物會和通入水中的消毒劑—氯氣反應生成鹵烴化合物,如三氯甲烷。這類物質有潛在的致癌性。

在早晨放出的水中,上述安全隱患相對來說比較大。這種水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不宜飲用,也不宜用來刷牙、漱口,可先放出一臉盆水左右,方可接水使用。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8-2 at 02:25 AM ]


2006-8-30 02:30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clairvoyant
  論壇貴賓 
  灌水是王道、哀莫大於心死



 
  積分 205150
  發文 1471
  註冊 2005-9-15
  來自 歲月虛擲在網際論壇
  狀態 離線
#2  


網路追追追/早晨水龍頭先要放放水?
2005/12/31 09:27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針對這封轉寄信,我們在一開始先想到的就是請教專家,記者先詢問了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吳教授也很爽快,口氣堅定地說:「這是謠言!這是謠言!不需要相信!」呃,吳教授真是快人快語啊,但關於為什麼我們「不需要相信」,這點,我們還需要做點分析才行。所以,想看簡單答案的人可以看到這裡就好,想燒一點腦細胞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

首先,這封信的主要論述是這樣的:

宣稱:停用一夜的水龍頭要先把水放一放才不會危害健康。

證據:

1.停用一夜的水龍頭及附近水管中的自來水中會有殘留微生物,而這些會大量繁殖的殘留生物中,可能就有「軍團菌」,而軍團菌是非常危險的

2. 經過一夜停止不動的水,會與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產生水

化反應,形成金屬污染水。

3.早晨放出的水中,含有潛在致癌危險性較大


所以,要談這封信的正確性,就要從這些「證據」開始談起。

首先,信件內容中提到「軍團菌」,這是什麼呢?這個應該是大陸那邊的用法,簡體網站都把Legionella翻成軍團菌,而台灣這邊則翻成退伍軍人桿菌。根據國防部軍醫局的網站資料顯示:「1976年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在費城開會,許多會員得到嚴重的傳染性肺炎,後來分離出病原菌,因此命名退伍軍人症,此菌有許多血清型,其中 serogroup I 即為引起費城的退伍軍人症 」。(參見:http://mab.mnd.gov.tw/legionella_syndrome_protection.htm)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停用一夜的水龍頭中會茲生退伍軍人菌嗎?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個事實,退伍軍人菌生長的環境就是水,因此理論上只要是會積水的地方都有可能。在許多網頁上都記載著此菌可分布在河川、水澤中,那是不是要大家也不要到水邊去呢?

第二個問題,就牽涉到退伍軍入菌是怎麼致病,怎麼傳染的。根據國防醫學院張峰義副教授在《勞工安全衛生簡訊》上的專文指出,退伍軍人病主要傳播造成疾病的方式是嗆入(aspiration)受該菌污染的水,或是從空氣中吸入 (inhalation)含有該菌之氣霧(mist)。以傳播途徑而言,引發退伍軍人病的方式可能以嗆入為主,但台灣地區的傳播途徑其實仍有待探索。而國防部的網頁中則指出,此菌多存在冷卻水塔或空調系統中,經常清洗冷卻水塔及空調系統可有效防止其繁殖。因此說水管內積水有滋生細菌的危險,雖然在理論上有其可能(有水就可能有菌啊),但其風險程度顯然需要經過評估,不然這種警告,就跟勸大家上街要小心天上掉下花盆一樣。

此外,信中所提到的「患病者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高達25%—30%」。這點和軍醫局的資料指出感染退伍軍人症的死亡率近10%也有出入,在危險性有其誇大之處。

環保署毒管處飲用水管理科科長陳志銘表示,退伍軍人菌的確容易存在冷卻水塔中,但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定期清洗就能將風險降低,也不會像信中所描述的怎麼嚇人。

信中第二個論點提到,一夜靜止不動的水因與金屬管壁及水龍頭金屬腔室產生水化反應,會有水色發黃、發白或者發渾等情形,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陳志銘則說,過去建築物的水管以鉛管為主,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但新的建物水管已改為不鏽鋼或是PVC材質,民眾不需過度擔心,不過老舊的社區的確要注意。

第三個論點則指出,「一些有機化合物會和通入水中的消毒劑—氯氣反應生成鹵烴化合物,如三氯甲烷。這類物質有潛在的致癌性」。這個部分的論點有其部分真實性。根據環保署網站飲用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中提到:「三鹵甲烷在自來水中常見的有4種,即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其中以氯仿出現的頻率最高,對健康影響也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胱癌。」

環保署網站指出,目前總三鹵甲烷的標準值為每公升0.1毫克,而終身的致癌風險為10-5,也就是每天平均飲用2公升的水,連續喝70年,大約每10萬人中就有1人可能有致癌的風險。

對此,陳志銘表示,環保署已在今年6月發布飲用水水質標準,將可能致癌的揮發性消毒副產物總三鹵甲烷管制標準加嚴到每公升0.08毫克,並從明年7月1日開始實施,而這也世界上最嚴的標準。

不過,不要忽視作者真正的論點是:「在早晨放出的水中,上述安全隱患相對來說比較大。」換句話,有沒有這些安全隱患是一回事,但重點在於早晨放出的水有沒有比較危險?很遺憾的是轉寄信中並沒有提出更多證據來證明這個論點,就我們目前所知的資料中也沒有研究數據可以支持此一說法。

綜觀信件的內容,陳志銘表示,其實信中提到的並不是完全都錯誤,但過度突顯危害,反而忽略了風險,且檢出的值只要低於規定,應該都還在合理範圍內,民眾其實不需要太過於緊張。

記者也詢問了消基會副董事長程仁宏的意見。他則認為,根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24小時都有人在用水,所以水應該都處於動態的狀況下,但民眾心中若有疑慮,每天早上都先將剛流出的水放掉,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程仁宏認為,與其讓民眾心中有疑慮,且產生負面的影響,相關單位不如做大規模的抽驗,提供實際的數據讓民眾安心。

綜合以上的查證,我們簡單的做個結論。我們的飲用水中確實可能潛在著各種風險,但是目前並沒有堅實的證據可以證明「早晨放出來的水」比較不安全或比較安全,在沒有更可靠的科學研究證明前,沒事就把家裡的水放掉,只能說是一種資源浪費吧。





辛勤耕耘要放下,版主灌水稱輕安;網際亂象非今始,隨緣自在厚臉王?
2008-8-2 02:34 AM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