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資訊快遞]千萬不要點熱桔茶!這是實際的問題(網路謠言,參見回覆說明)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資訊快遞]千萬不要點熱桔茶!這是實際的問題(網路謠言,參見回覆說明)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阿一2612777
  中級會員 
 


  積分 1049
  發文 75
  註冊 2005-9-11
  來自 台南
  狀態 離線
#1  [資訊快遞]千萬不要點熱桔茶!這是實際的問題(網路謠言,參見回覆說明)

不要點熱桔茶!
   (轉貼)千萬不要點熱桔茶!這是實際的問題,
專家警告:橘子中所含有的一些成分,以及橘子皮中的一些成分,確實會溶解某些塑膠。
溶下來的物質再吃進腸胃!?不太好吧!
另外網路文章裡面說是強酸,專家認為不是強酸,而是一些酯類的化學物質比較可能溶解塑膠。
不只樂利杯的熱桔茶,事實上任何攤販的果汁都不要喝,因為橘子汁、柳橙汁,都會腐蝕塑膠杯。
今天下午有人點了伊通街「樂利杯」的熱桔茶23杯及珍珠奶茶22杯,
送到後同仁發現所有盛裝熱桔茶的保麗龍杯都被桔茶的強酸所腐蝕有的甚至到了穿孔的地步!
與店家反映的結果,老闆另行補送23杯珍珠奶茶,並解釋該店產品因為使用新鮮桔汁與檸檬汁,故酸性較強目前無法找到可以足以抗其酸度的免洗杯。雖然店家已有彌補的動作,但其說法實在無法讓人接受,縱使他們使用了頂級的原料來製作飲料,
但消費者喝下腐蝕之後所產生的毒素豈是再好的原料所能彌補的呢?
況且市面上販售熱桔茶及其他酸性飲料的商家比比皆是,「無法找到抗酸的免洗杯」似乎不是個好藉口吧!
今天發信的目的並不是要斷其生路,只是讓大家知道有這樣的狀況發生,照店家的說法,似乎無意更改作法。
或者我們姑且相信店家的說法--"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杯子"。以後類似桔茶這麼酸的飲料,還是不要跟他們點吧!
  
附上照片一張,看看杯子被腐蝕之後的樣子......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10-5 at 02:17 AM ]


2006-12-4 11:55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clairvoyant
  論壇貴賓 
  灌水是王道、哀莫大於心死



 
  積分 205150
  發文 1471
  註冊 2005-9-15
  來自 歲月虛擲在網際論壇
  狀態 離線
#2  


網路追追追/桔茶腐蝕免洗杯?喝進肚子裡會中毒嗎?
2001/02/15 00:00
記者廖肇祥/台北報導


近日網路上流傳一則謠言,內容敘述發信當事人向飲料小販購買桔茶,分送同事飲用時,發現杯子內壁腐蝕狀況非常嚴重,甚至到了穿孔的地步….因此附上照片,建議網友任何攤販賣的果汁都不要喝,因為橘子汁、柳橙汁等酸性飲料,都會嚴重腐蝕塑膠杯,對人體造成危害?但經記者至台灣大學食品技科學研究所實地測試的結果,與謠言的內容有差異。

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標準中規定,保力龍材質的食品容器,必須在60℃、4%比率的醋酸溶液當中靜置30分鐘,溶出的重金屬、揮發性物質、蒸發殘渣必須在安全限量內,這樣的標準適用於市售的飲料嗎?台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蔣丙煌則表示,4%的冰醋酸PH值約在2.2左右,這樣的酸度,比市售絕大部分的酸性飲料都來得強,如此酸度非常不容易入口,保麗龍材質餐具,在這樣的檢測標準下能過關,代表盛裝一般市售飲料,將不會有毒性滲出的問題。

蔣丙煌並在記者面前請研究助理比照衛生署的標準,調配醋酸溶液,為了縮短靜置時間,並提高醋酸溶液的溫度到到達70℃,檢測PH值為2.2,倒入實驗室中的保麗龍碗,靜置一段時間後再倒出,並沒有發現任何腐蝕穿孔的現象,蔣丙煌說,市面上販售桔茶的酸度不見得是最強的,百香果、檸檬的酸度可能都比桔茶還來得酸,很多的飲料加上香料、糖份,酸味的口感會降低,必須用機器才能夠詳細的檢測出來,雖然肉眼看不到腐蝕穿孔的現象,但很難保證沒有毒性物質釋出。

究竟台灣製造保麗龍的技術是否成熟?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研究發展部主任黃建銘表示,保麗龍是以發泡聚苯乙烯(Polystyrene,簡稱PS)塑膠製成,台灣將保麗龍應用在免洗餐具上面已有十數年的歷史,發展技術非常成熟,目前生物可分解塑膠已經研發成功,如果能夠大量生產,或許能夠取代現今不環保又會危害人體健康的保麗龍。

「保麗龍材質具有耐酸、耐鹼及絕緣的特性,但就是不耐熱,而且容易被有機溶劑腐蝕」,蔣丙煌表示,謠言作者把造成保麗龍腐蝕的禍首歸咎於酸性果汁是有爭議的,經過研究,保麗龍的耐熱程度介於75℃至95℃之間,超過此溫度便會產生發臭、變形的現象,謠言作者裝的桔茶應該是溫度過高,才會將免洗杯穿孔、腐蝕。

蔣丙煌說,保麗龍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人體沒有辦法直接吸收,比較值得憂慮的是,保麗龍在高溫的狀況下釋出的「未聚合單體」,雖然衛生署有規定,保麗龍產品的聚合程度需達99.8%,以防止結構遭破壞時,單體化合物會釋出而侵害人體,雖然在合格的限度內,但如果使用過於頻繁,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自備餐具,還是最環保最健康的飲食習慣。





辛勤耕耘要放下,版主灌水稱輕安;網際亂象非今始,隨緣自在厚臉王?
2008-10-5 01:56 AM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