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國內]金門旅遊 [打印本頁]

作者: 紅色金萱酒     時間: 2005-9-3 10:10 PM    標題: [國內]金門旅遊

金門  

金門舊稱浯洲,又名仙洲,「金門」之名始於明太祖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寇侵擾,在島上 (今舊金城) 置守禦千戶所,築城設寨。因其形勢「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城」。金門民居住宅,多屬於閩南傳統建築,以三合院居多,更由於四面環海,淺灘深澳,魚蝦貝介類滋生,濱海居民乃以捕魚為生。金門因國共戰爭,自民國45年7月16日起實施戰地政務,迄至81年11月7日終止並解除戒嚴管制,開放觀光。
另外,政府為了彰顯金門的歷史地位及維護珍貴的史蹟、文化和自然資源,內政部營建署於84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因此金門就成為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保育史蹟及文化景觀資產為主旨的國家公園。也由於金門曾發生過超有名的「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砲戰」等重大戰役,是國共戰爭中最重要的轉捩點,更是扮演防衛台海安全的重要樞紐,是故戰役史蹟的保存與維護就成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任務重點之一。
一門三節坊、風獅爺

村西有「一門三節坊」,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旌表蔡仲環妻陳氏、次媳陳氏、三媳黃氏等一門三位節婦的事蹟,牌坊現今保存完整,已列為三級古蹟。村口立有似神似獸的「風獅爺」,是為吉祥物,藉以鎮風驅邪。風獅爺也算是金門的特產之一,貌似廟前的石獅子,只是多披了一件紅袍,不過威風了許多。到金門來玩可別忘了與「風獅爺」合照,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記得要馬上去簽「樂透彩」哦!說不定下一個億萬富翁就是您哦!

中山紀念林

中山紀念林佔地約一百公頃,是金門地區規模最大的森林遊憩區,園內遍植林木花卉,森林遊樂場規劃完善,最適合親子同樂。紀念林北端有經國先生紀念館,為傳統四合院式建築,莊嚴典雅,環境清幽。乳山陣地位於中山紀念林遊憩區內,陳列各項武器裝備、人像模型及模擬戰爭實景的槍砲聲光效影等展示設施,已成到金門觀光必去之處。最近又取得空軍撥贈除役C119運輸機,計畫於今年9月30日前完成組裝作業,陳展於乳山陣地旁停機坪。俗稱「老母雞」的C119運輸機,是戰地傷病患後送救援與台金間人員及物資的重要運輸工具,也是金門地區民眾共同的記憶之一。

古寧頭戰史館

民國38年共軍以二萬人眾,趁黑夜突襲金門,與國軍在西北方之瀧口、林厝、古寧頭一帶展開長達三天三夜之激戰。國軍奮勇作戰終獲得大勝,史稱「古寧頭大捷」,這個血戰之區稱為「古寧頭戰場」。民國73年,軍民在戰場遺址上闢建古寧頭戰史館,陳列戰役文物史料、槍械配備等,紀念此一聖戰。

莒光樓

莒光樓位於金城莒光湖,為一古城堡式建築,樓高三層,典雅與雄偉兼具。樓內有多媒體簡報,長久以來一直是金門超有名的景點,也是拍照的最佳之處,別忘了「卡嚓!」一下,留下美美的倩影。沿莒光樓往下走,經過莒光湖,湖畔規劃為「金門縣觀光旅遊服務中心」有金門縣觀光協會、旅行公會、旅館公會等觀光服務社團在此辦公,有需要旅遊資訊或服務的您,可以前往洽詢。

模範街

明時此地為訓練陸軍之內校場。民國14年由金門商會傅錫琪會長向僑界集資,興建這條具日本大正時代建築風格的街道,由32間單拱拱圈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橫、直街呈丁字形排列,並在街口開闢一處「把剎」(外來語,市場之意),非常熱鬧,曾是居民經濟與政台的重心民國50年代是模範街最繁榮的全盛時期。

毋忘在莒勒石

勒石位於太武山頂,石上四個蒼勁有力的朱紅大字「毋忘在莒」,高約四丈、寬二丈,是民在國41 年先總統 蔣公巡視金門時所題之,意在期勉軍民效法戰國時代齊國田單以寡敵眾的精神,而開創中興復國之契機。毋忘在莒勒石字跡挺拔有勁,氣勢磅礡,佇立勒石前,可俯視島上美景,今已成為戰地觀光之顯著地標,你可別忘站在「毋忘在莒」前拍照留念哦!嶺東並有蔣緯國題之「梅園」,此處遍植梅樹,使梅園增加不少光采,都是觀光客到此留影的好地點。

八二三戰史館

八二三戰史館建於民國77年,位於榕園左側,是為紀念「八二三砲戰」30週年而建,佔地170多坪的戰史館共規劃為10多個陳列區,每個陳列區裡皆詳實的記錄了八二三之役發生的原因,並以戰役中的圖表、文件複本、照片、遺物、靜態模型和電動模型等方式一一展示出來,藉以緬懷當年戰役之英雄事蹟。館之兩側牆壁,鐫刻戰役殉職官兵姓名五八七位。館外兩側停放當年海、陸、空軍作戰殲敵之武器。

金門民俗文化村

金門民俗文化村位在山后村中堡,建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是旅日僑領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出資建造,分贈王氏族人居住之房舍,建材皆購自大陸,費時二十餘年而成。全村住宅16間,祠堂、私塾各一間,金門人習稱「山后十八間大厝」,依山面海而築,全部房舍都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區分為民俗文物、禮儀、喜慶、休閒、武館、生產館及古官邸七個館。民國68年,經金門縣政府整修規畫後,始定名為民俗文化村,開放民眾參觀,是欣賞金門聚落風情的著名景點。

八達樓子

這座仿城堡式建築,乃烈嶼軍民為紀念民國二十二年抗日戰爭中,駐防在長城古北口八達樓子之七位勇士而建。當時戰況危急,他們七人為掩護同袍轉進,全部壯烈犧牲。烈嶼前線建此樓堡,一方面感念七人之英勇事蹟,一方面也提醒軍民居安思危,不讓敵人越雷池半步。
作者: n09108     時間: 2006-3-16 08:10 PM
感謝熱情的分享---*..*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www.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