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E書分享]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 (103MB@PDF@KF/ML/FD/RF/Fi) [打印本頁]

作者: hibye     時間: 2023-4-16 11:20 AM    標題: [E書分享]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 (103MB@PDF@KF/ML/FD/RF/Fi)

【檔案名稱】: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
【檔案大小】:103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繁體中文
【檔案空間】:KF/ML/FD/RF/Fi
【上傳日期】:2023/04/16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內容簡介】:
  「齋堂」指在家修行,而「巖仔」指依山而建的寺廟,
  無論齋堂或巖仔,都代表臺灣的民間佛教,從中可瞭解臺灣人的佛教傳承。


  臺灣傳統佛教與正統佛教(即正信佛教)在型態的呈現上有很大的差異,這與臺灣佛教「民間化」有很大的關係,這中間不僅意味著「佛教向民間信仰的傾斜」,更有「佛教同化於民間信仰」的味道;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作者四處考察,替在家修行的「齋堂」與依山而建「巖仔」做了詳細的紀錄。

  跟著訪查的痕跡,我們能深入瞭解與之相關的建築、管理、所祭祀的神佛等,也更深一層的探討「觀世音菩薩」在這類型佛教裡的特殊地位,顛覆了以往從佛教的一端來觀察民間佛教的方式,更廣泛的記錄民間信仰向佛教傾斜的現象。

作者簡介:
林美容
  臺灣南投縣人

  現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已出版十五本書,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為知名的文化人類學家

  學歷: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
  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

  專長領域:
  文化人類學、漢人親屬結構
  臺灣民間信仰、宗教與社會
  臺灣史

  主要著作:
  《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人類學與臺灣》
  《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彰化縣曲館與武館》
  《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高雄縣民間信仰》
  《白話圖說臺風雜記》、《一代武師羅乾章》
  《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

【下載載點】:
https://katfile.com/hlfe9mraklxk

https://down.mdiaload.com/sp8dit254324

https://down.fast-down.com/cik2u21xb1n5

https://rosefile.net/mbblnzdnc8

https://fikper.com/v8lVbfteop

【解壓密碼】:無

【Katfile資源總集】




歡迎光臨 網際論壇 (http://www.centurys.net/)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