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資訊快遞]謹記剩菜毒更毒 剩菜毒更毒拒吃有竅門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資訊快遞]謹記剩菜毒更毒 剩菜毒更毒拒吃有竅門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流雲
  管理版主 
 



 
  積分 277993
  發文 25144
  註冊 2006-5-8
  狀態 離線
#1  [資訊快遞]謹記剩菜毒更毒 剩菜毒更毒拒吃有竅門

為何拒吃剩菜
    現在一些有健康意識的人對飲食要求極為嚴格,我曾經看到友人把整盤的剩菜到掉,曾疑問過“是否有些浪費”得到的回答是“假如它對我的身體有毒害,寧可丟到垃圾箱裡,也不把它吃到肚子裡。不然用於排除毒素的費用高過這盤菜的價值”。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認為剩飯菜只要不變質發餿,吃時再加熱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加熱不僅消除不了剩青菜中含有的毒素,還會使毒性增強,吃後極易發生中毒。

    原來,在各種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尤其是如今大量使用化肥,致使菜中含的硝酸鹽增多。買回的青菜放的時間長了,或燒熟的菜放置過久,菜中的硝酸鹽在細菌的作用下會被還原為亞硝酸鹽。

    對這種含有亞硝酸鹽的剩菜,即使放入冰箱內的冷藏室也不管用。將剩菜拿出來進行加熱,不僅不能除掉有毒的亞硝酸鹽,反而會使菜中剩餘的硝酸鹽在高溫的作用下分解為更多的亞硝酸鹽,加劇了毒性。過多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被吸收到血液後,可使血中的低鐵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帶和運送氧的能力,各組織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機體就會出現缺氧症狀,輕者口唇及指甲青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若缺氧嚴重,大腦神經受損,全身皮膚變得青紫,陷入昏迷、抽搐,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

為什麼加熱並不消毒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剩下的飯菜一次次地加熱,以為這樣就可以防止飯菜腐敗。其實從醫學角度分析,這種觀點並不全正確。因為有些食物的毒素僅憑加熱是不能消除的。

   通常所說的食物中毒可分為“生物型”和“化學型”兩類。“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被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污染過,通過食物或接觸引起急性傳染病。比如腐敗食物中的黴菌,這一類食品可用高溫蒸煮進行“消毒”,因為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在100℃時幾分鐘就會死亡,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會造成顯著危害。但“化學型”中毒,卻不是高溫處理能“消毒”的,有時煮沸反而使毒物濃度增大。

在各種綠葉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鹽。硝酸鹽是無毒的,但蔬菜在採摘、運輸、存放、烹飪過程中,硝酸鹽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尤其是過夜的剩菜,經過一夜的鹽漬,亞硝酸鹽的含量會更高。而亞硝酸鹽經加熱後,毒性會增強,嚴重的還可導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另外,像發芽的土豆中含有的龍葵素、黴變的花生中所含的黃麴黴素等都是加熱無法破壞掉的。由此可見,要想避免中毒,不可用“加熱消毒法”作為惟一去毒辦法。要非常重視預防,切斷可能的毒物污染源,更不可輕視慢性食物中毒。因此,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剩菜只要熱熱就行了,最好還是吃多少做多少。

    各種蔬菜加熱後在放置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亞硝酸鹽,而且放置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就越高。但在低溫下存放比在室溫下存放,亞硝酸鹽的含量要少得多;冬儲的大白菜和土豆燜煮後未經放置就含有亞硝酸鹽,常溫隔夜存放一天后,含量更高,遠遠超過其它蔬菜;常溫下,存放到第二天產生亞硝酸鹽較多的有菠菜、菜花、豆角、甘藍、青椒,菠菜中的亞硝酸鹽遠遠超過其它蔬菜。產生亞硝酸鹽較少的有番茄、萵筍、韭菜、西葫蘆、茄子、蒜薹、胡蘿蔔、芹菜。

    做一個勇於的拋棄的人 可能你是一位素來節約的人,有時候食品存放不當發生黴變,但你並不捨得扔,也可能因為我們都不是生物專家,並末意識到食物因為黴菌的污染可能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

總之最後的結果那些已經黴變或稍微黴變的食物進入了您的嘴,並被您的身體吸收了一部分。您可知道它的毒害嗎?根據科學實驗的證實凡是被黴菌污染的糧食和食品都有可能存在黃麴黴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黴菌,有一部分對人體有害。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100多種有毒真菌。而這其中又以黃麴黴菌素對人的危害最大。黃麴黴菌素的毒性是氰化物的80倍,DDT的100倍,是世界學術界公認的毒性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之一。黃麴黴菌素系肝臟毒,一旦通過消化系統進入體內,便會引起肝臟急性病變。人中毒後會引發厭食、嘔吐、發熱、黃疸、肝腹水、最終導致死亡。

流行病學的資料提示黃麴黴菌素有可能與人類的肝癌發病有關。在一些食品被黃麴黴菌污染嚴重的地方肝癌的發病率要高於其它地區。在食品裡糧油是很輕易黴變生成黃麴黴菌素的,尤其是花生及其製成品中含量最高,每千克黴壞發芽的花生仁所含的黃麴黴菌素高達3000-4000毫克。

    還有一些乾果和穀類黴變後也含有相當高的黃麴黴菌素,糧食的黃麴黴菌素多存於米糠層中,所以經常吃糙米和全麥面的人群一定要注重,一經發現有黴變或稍微黴變的一定要丟掉。很多人有節約的習慣,尤其是老一輩可能會有些心疼,認為丟掉了太可惜,但要知道我們最要可惜的應該是身體。且不可丟了西瓜揀芝麻。

假如您是位熱愛家庭的主婦。或是一個關愛家人的“主夫”那麼這個時候就別再猶豫了,對待黴變食品您需要做一個勇敢的拋棄者。

[ Last edited by 流雲 on 2012-6-12 at 08:06 AM ]


2012-6-12 08:04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