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資訊快遞]帶引孩子的心智地圖(相關主題合併)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資訊快遞]帶引孩子的心智地圖(相關主題合併)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ill5203
  資深會員 
 



  積分 3233
  發文 43
  註冊 2005-9-5
  狀態 離線
#1  培養孩子成為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做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
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
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
總是重複在做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所不同。
許多現有的科學知識在八年內已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
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一九○四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
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
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
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
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
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
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
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
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若有個黑點,我們通常只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
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分。
孩子若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優點,百分之十五的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
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有個
「比馬龍」定律就是:你以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
媽時說:「笨蛋還給你。」
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卻覺得你不錯。」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患,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
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二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
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
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以最少的力量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
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
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
麼好吃的東西?女兒就會愈做愈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
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
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
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
WALKMAN就是結合Walk和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
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得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
想,而是要教他好好再想一想。
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
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兩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兩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好好
閱讀這兩本書,不單是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
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得一手好
手風琴,某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三十歲的時候才念
醫科,三十八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
家,他在三十八歲才開始畫畫,六十六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
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
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兩歲就會吊
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反而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持
久;有人提早上大學,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十二歲上哈佛大
學、十六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
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因此,我們不要以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
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一味教孩子看書,要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
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裡學不到的東西。
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屹立不搖,我
發現其中的道理隱藏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
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
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
就如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一、每天忙得像豬,每天做牛做馬(動物)。
二、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
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
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
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能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
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
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師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
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
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患,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
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這種騙術,如果他們把聰
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
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年間總共出了八百六十八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
(《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
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做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
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
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一點
七五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祕
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
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五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
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五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五元。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需要五千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
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
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
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得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
反而告訴我那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
不會表現出來。
我會帶孩子一起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就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
看 N B A (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是故意讓
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有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
校,還原成一個人,馬上就得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
力,如果擁有這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了。


2005-9-10 07:33 AM
查看資料  發送郵件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2  [分享]培養孩子喜歡讀書的習慣

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

「任一成功者的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母親」,期盼天下的母親都能夠成功地教育孩子。

成為用功的好孩子

1.以多年的教導經驗,建議您避免使用下列五種教育方式:必須避免以「過度保護」、「放任」、「過度支配」、「溺愛」與「父母言行的不一致」等五種方式來教導子女。

2.要育子成功、生活幸福,母親應注意自己生活方式:有位名作家說:「所有職業中,母親的工作最重要」。用職業來比喻母親教育孩子,也許會遭到議論。但毫無疑問地,親子教育在社會上的確是件重要的事。

3.接受母親溫暖與熱情教育的孩子可健全成長。

4.頭腦好壞,視你如何教育他;母親愛的言語對小孩最具影響力,孩子自然而然會有用功唸書的心理。

只要母親相信孩子做得來,用快樂的心情教育子女,孩子也會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朝氣蓬勃地成長。

5.懂得教育孩子的母親,不強迫他唸書;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態度,是教育孩子的重要課題之一。

藉母親的「愛語」提高成績

Ⅰ強烈的想念與愛語,定能成就母親所願的孩子。

Ⅱ不要為孩子的表現煩惱,持續強烈的描繪盼望:

1.對祖先承諾孩子必能成為有用的人,而努力培育他。

2.不因與別人孩子比較而焦慮,堅信孩子教育能持續發展。

3.深信孩子會用功,並以此態度對待他,成績一定能改善。

Ⅲ常給孩子愛的訊息:

1.成績稍有進展,視為理所當然地表示「你本來就很聰明」。

2.背著孩子誇獎他「我的孩子真不錯」。

3.與其觀察結果不如認同,並別忘了說聲「辛苦你了」。

4.不濫用權威,應以「相信你有能力,失敗也無妨」對待他。

5.不斷地說「你很有才華」鼓勵他。

6.孩子行善時,以「媽媽以你為榮」和他同享喜悅。

7.隨時讚美其長處,才會有持續進步。

8.把他人的讚美說給孩子聽。


2006-4-1 02:04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3  [分享]預防孩子行為偏差的方法

失當的管教以及以升學掛帥而忽略了『五育均衡發展』的教育是造成今日社會亂象的禍首。從種種經驗中得知如果能在嬰兒階段培育孩子『積極的意願』與『體諒的心』孩子將能順利成長﹐更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青年。﹝體諒的心是人格的重要支柱﹞。

1.從同儕彼此摩擦中學習生活:在遊玩運動中,難免會出現爭吵,打架的情形,但是,『爭吵,打架』對孩子的社會參與性的發展也是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2.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意願:沒有學習意願乃是自發性發展遲緩的緣故.而所謂的『自發性』指的便是由自己思考,決定想做的事,並且不依賴他人而自主一切的能力?.『自發性』發達的孩子正是會對父母的干涉表現『反抗』的態度?.所以在此時採用『無言之行』的態度對他再加上滿足孩子身體方面撒嬌需求,如此一來您的孩子就會脫胎換骨變成充滿『學習意願』的孩子。
3.『功課讓孩子自己全權處理』:強迫用功的結果反而會使孩子失去學習意願。
4.改善孩子的情況之前,先修正媽媽自己的個性。
5.真正的體諒之心讓人感動:接納孩子的心情,耐心等待打擊的平復。
6.幼童在兩歲到三歲之間由於『反抗』行為顯著,所以稱這個時期為『第一反抗期』, 七歲到九歲孩童出現『頂嘴』行為,便將這個時期定義為『中間反抗期』?.而『頂嘴』行為正是為『自發性』順利發展的證明.另外,在青春期階段則會出現所謂的『第二反抗期』,無論如何,在孩子們邁入青春期之前,請給他們充分的『自由』。
7.掘每個孩子的能力,好好培養一項優點。
8.謙虛就是美麗的心靈所在。
9.必須教導孩子滿足現有以及忍耐不足的態度,否則恐怕將會使得孩子的慾望變永無止盡…。
10.「好孩子」的評價標準不同:乖順不讓大人費神的孩子,往往很有可能就是自發性發展遲緩的孩子,尤其是些聽話的孩子更是潛藏著成長的危機。如果父母或老師不改變評價標準,老把聽話的孩子看成「好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成了此種錯誤評價下的犧牲品。在我們研究中,已經清楚地明瞭那些不作假的孩子總是從「搗蛋」、「反抗」、「戲謔」、「胡鬧」或「吵架」當中,逐漸地發展出自我的自發性。
11.父母可以坦承自己的過錯:當孩子對於身為媽媽的您提出指責的時候,回應孩子「妳說的也對,媽媽以後會加油!」並且坦承自己的不夠成熟,等於是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父母能夠坦承自己的不夠成熟,正是給孩子一種最好的誠實示範。
12.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管教的重點-「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


2006-4-1 02:11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4  [分享]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方法

1.大人應該讓小孩盡情的玩樂,充分隨性的發展,大人真正須給予的協助是啟發孩子「積極樂觀」與體諒的心。這樣比栽培孩子成為讀書狀元的好孩子要來得更有成就多了。

2.為了讓孩子在青春期以後能夠展現積極充滿活力的生活在鍛鍊孩子健康體魄的同時,也必須培育孩子的「負責任」的能力。

3.與其專制的管教,不如自然的習得。功課的問題交給孩子自己全權的處理。孩子的個性因自由而得的發展。孩子的「自發性」是非常重要的。

4.小嬰兒的笑是愉快的表現。這種微笑是對媽媽的招喚。親子間的情感聯繫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時的基礎。

5.三歲之前的「育兒」可以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父母常常只注重身高體重,卻忘了去關心孩子心靈成長,尤其是「情緒層面」與「自發性發展」。

6.想要培育孩子日後能擁有旺盛的研究心,那麼容許「搗蛋」的行為與不責罵孩子的態度將是育兒的重要原則。

7.小嬰兒又為什麼要搗蛋呢?無非就是人類天生好奇心的表現,因為好奇心得到滿足,所以可以確保「自發性」的發展,也能湧起積極的意願。而有著旺盛意願的童年生活的人,通常可以在所形成的積極人格基礎上繼續享有充滿意願與熱情的生活。

8.一∼二歲的小孩子非常盼望和父母一起相處的時光,因此在家中營造一種快樂生活的氣氛將有助於安定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生活習慣的訓練在這個年齡層也是急不得的事。

9.父母兩人如常爭吵,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不安,情緒不安會潛藏在內心深處,到了青春期以後變突然爆發出許多令父母的行為或者甚至做出危害社會的行為。

10.手足的吵架,父母絕對不要出面仲裁,也不要強迫「大的」必須忍讓弟妹的行為,如果父母袒護「小的」,兄姊反而會對弟妹使壞。

11.爭吵打架乃是孩子彼此自我主張的衝突,所以和解的問題必須交給孩子們「自己全權處理」爭吵打架是寶貴的社會體驗。

12.幼稚園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建立社會參與性的發展基礎,亦是協助孩子養成能和朋友爭吵也能和好的人格。所以,標榜教授寫字算術等等的幼稚園本身已經背離了原來的幼教原來的幼教原則。至於把孩子送進此種幼稚園就讀的媽媽,無非就是想要教育出一位頭腦聰明的孩子,或者是希望孩子在升上小學的時候不至於落後別人,不過,這樣的態度基本上就可以說是錯誤的「育兒方式」。

13.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同樂,又施行一些適當的教育,那麼就很有可能培育出富有幽默感的孩子。至於幽默感,又可說是與「愛」相通。而說笑的話則是歐美社會人際關係的重要聯繫。

14.如果能培育孩子擁有「積極的意願」與「體諒的心」就能造就出一位優秀的青年,即使人生中遇到各種困難,只要能擁有積極的意願,就不會被挫折打敗,只要擁有體諒的心來與他人相處,也能獲得他人各種不同形式的協助。

15.傾聽孩子心聲的父母可以解救孩子,自發性的發展遠比管教重要。


2006-4-3 07:40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5  [分享]對孩子讚美與肯定

不吝給予讚美,時常鼓勵與肯定,人本教育的紮根,就從你我開始。  

一個人不管其課業、知識多麼優秀,如果做人方面乏善可陳的話,也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反之,在知識上普通,但只要待人處事均得宜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有用的人。

單靠數落和責罵是培育不出有用的人,必須以肯定、讚美和有愛心的教導,才能開啟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樂樂的成功大道。

美國新澤西州的亨利•哥達特教授曾使用精神電氣現象的能量測定器,來證實誇獎比責罵更有效果。他一直以此測定器研究孩子課業和疲勞的關係,結果發現誇獎對消除疲勞非常有效。

從測定器明顯可以看出,對誇獎用功或寫作業而疲勞的孩子說:

「哇!你做得很好!你真能幹!」

結果因為疲勞而下降的測定器熱量曲線一下子上升。反之,也看到責罵或嘲笑時,那曲線會明顯下降。也就是說,測定器的指針明顯地告訴我們,一方面透過誇獎可以消除疲勞,使用功的效率上升;另一方面,責罵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而已。

根本沒有所謂的壞孩子,每一個孩子原本都是好孩子,他們擁有上帝所賦予純真潔淨的心靈,只不過受到某種阻撓無法發揮其善良的本性而已,我們必設法使其發揮本來之善性,只須以寬容、溫情去教導,孩子自然而然會變成善良的孩子。所以在訓練孩子時,要信任他、愛護他,如此才有可能使孩子正直地成長。

「以愛培育出愛,以恨培育出恨 」

    這話非常有道理,尤其是在幼年時期,正是奠定人之性格的重要時期,在此時期凡是能充分獲得父母的愛而長大的孩子,會成為對人溫和的人;反之,在此時期若沒有充分獲得愛的人,自然會成為心理扭曲會憎恨之人。


2006-4-3 07:42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6  [智慧集錦]給爸媽的備忘錄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能站在他們的角度,

去瞭解事情,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來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己需要被提醒的。

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

記於下,或許也能做為您的參考: 

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

  我只是在試探你。                        

2. 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 別讓我養成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 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還要渺小。

  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 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

  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己的行為。             

6. 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 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                 

  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在我身上的壓力。             

8. 別過度的保護我,怕無法接受一些「後果」。             

  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 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 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聾作啞。              

11. 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                   

  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 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 

    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像是有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

    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 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

  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他處尋求答案。

16. 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

  如果你試著去瞭解,便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 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

  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 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

  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更溫暖。

19. 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 別忘了我很快的便會長大。

  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嚐試。

21. 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瞭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

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放眼看世界」。

每一位爸爸媽媽不妨抽個空,用心讀讀這份教養子女的備忘錄。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4-7 at 11:55 PM ]


2006-4-3 07:44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michel
  中級會員 
 


  積分 976
  發文 19
  註冊 2005-9-9
  狀態 離線
#7  [分享]建立孩子自信心的30個方法

1.首先.母親本身要喜歡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如果這邊有孩子說:「我最喜歡媽媽」,   那邊又有先生說:「你已盡了全力」,加上母親能喜歡自己,那麼育兒工作定能順利,並能培養出喜歡自己的孩子。

2.母親自己也要有信心。

3.母親要信任孩子。

4.教導孩子,喜歡自己的第一步是討人喜歡。

5.替他改變對「討厭的地方」的看法:有時自以為是缺點的性格,換一個觀點卻成了優點。

6.也承認孩子有「討厭的地方」:例如對認為「自己很任性」的孩子改口說:「你有時會有一些任性的態度」。然後要他回想曾在那些時候表現過任性的態度。因為孩子會把自子所做的的事情中,凡是討厭的事情都歸咎於「任性的自己」。所以才要他思考,解脫出那種一廂情願、自貼標籤的行為。

7.陪陔子一起找出討厭自己的動機:例如,拒絕上學的孩子,不僅為了無法再上學而苦惱,也為了由於自己的逃學造成父母的擔心而深覺困擾,進而討厭自己,最後甚至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生存價值的廢物。既然如此,就回溯到最初的問題所在,一方面思量如何才能重返學校上學,另一方面同時考慮無法上學的壞處,這般地鎖定動機採取行動,並思考解決對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8.務必支授孩子克服「討厭的地方」給孩子自信。

9.母親要向孩子提出意見:母親應對孩子實話實說,不可編造謊言或隱瞞事實,只要直接表示意見即可。而且要注意要單方面的「好」、「壞」價值判斷,強迫灌輸給孩子。

10.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只針對行動本身提出意見。

11.把喜悅和感謝之意傳達給孩子。

12.和孩子說話時,不要使用「經常」、「大家」、「絕對」等「永久語詞」。

13.找孩子特徵以外的「優點」:例如,天生貌美的孩子務必替他找出美貌以外的優點,否則美貌將成為他唯一的優點,等到這種無法絕對存在的容貌或身材衰敗之時,孩子將變得一無可取。

14.「討厭自己」的孩子,大人要改變他的看法。

15.支持孩子選擇的生活方式:不要拿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應支持孩子所選的生活方式。

16.要肯定孩子的努力過程而不是結果。

17.父母要有分享孩子喜悅的經驗。

18.母親不要把自己的不安推諉給孩子。

19.發生困擾問題時,母親首先要改變觀點。

20.讓孩子分辨幻象的自我和真正的自己。

21.不要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來判斷優劣。

22.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所謂的潛能不外乎「現在可做某件事」、「擁有做某件事的實力」。所以潛能並不需要比別人格外地高明,也不需要是別人一定做不到的事情。

23.告訴孩子別人是多麼需要他:確實感到別人喜愛,或別人需要自己的感覺,孩子才能產生自信。

24.讓孩子肯定自己獨特的才能:肯定孩子課業以外的獨特能力,並開發他的潛力,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25.教導孩子完全接納自己:傳遞給孩子「雖然你不完美但仍然喜歡你」的訊息。

26.讓孩子坦率回答「YES、NO」而不隱瞞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得宜地說出「YES、NO」,對自己的意志誠實,充耳傾聽,完全地接納,才能喜歡自己。

27.教導孩子「活著就有無比的價值」。

28.利用睡前的「三件好事」來找出自己的「優點」:試著讓孩子在睡前找出自己在當天做過的三件「好事」。所謂的「好事」,也不是指什麼不得了的大事,並非「拾到皮夾交給警察局」等那類模範舉動。只是指「吃完中午供應的午餐」「在步行走廊時,安靜地靠右邊行走」、「上課時沒和同學聊天」等這類於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事情就可以了。

29.若有「討厭的事情」,親子一起採用數量化法來改變觀點「數量化法」:對於討厭到想死亡的事情,計為最差的十分;另把不太介意的討厭事情計為一分,讓孩子在這十分中為自己評估分數。現在假設,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責罵,無精打采的回家時,母親可詢問孩子「最差是十分,那麼今天所討厭的事情是幾分?」孩子若回答:「七分」,則有希望的餘地,就接著催促孩子思考:「那麼剩下的三分為何不討厭呢?」這種方法的重點在於讓孩子思考剩餘的三分。老師責罵的七分是討厭受到傷害,剩餘的三分,一分是自己曾努力過;另一分認為若換了別的老師,可能會肯定我;而最後的一分,也讓孩子去尋找受責罵中所獲的「優點」,以便能夠理解老師所說的也是正確的。

30.使用比直接話法更有效果的間接話法來傳達喜悅給孩子:例如,家有拒絕上學的孩子,今天心血來潮去上學了。或許你會直接誇獎他說:「今天能去上學了」,這種作法固然是提高孩子自信的好方法,但是卻有更好的方法。如在孩子和一家人一起吃晚餐的時候,向父親說:「孩子的爸爸,你聽聽看,這個孩子今天己能去上學了。.我好高興!」。母親並沒有把這份喜悅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在孩子面前向父親誇讚。或許你認為直接誇獎較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其實,間接傳達的方法更具效果。


2006-4-7 04:51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8  ABC籃子法的教養策略

ABC籃子法的教養策略


你應該將精力用來解決問題、與孩子溝通,以期重新建立彼此的關係,並根據造成孩子執拗和低挫折容忍度的可能技巧缺陷,做好改善的準備。


再探討了「對孩子更友善環境」的一些重要構成要素之後,這期圓滿家庭電子報中,我們將提供一個簡單的架構,幫助你合併運用這些構成要素。

在這個架構中,有三個幫助孩子的重要目標:
A. 維持成人的威嚴。
B. 教導孩子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的技巧。
C. 對孩子的限制,有所認知。

第一個目標,也就是維持成人的威嚴。可以用來幫助執拗火爆孩童,確保安全和恢復理性。

第二個目標,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教導孩子處理變通和挫折容忍的技巧,因為這強調了引發孩子困難的真正因素。執柪火爆的孩子需要專門的協助,來幫助他們學習、練習,並執行思考技巧;這對於應付未來人生的挫折,非常重要。

第三個目標:對孩子本身的限制有所認知,也是很重要的。對孩子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有所體悟,可以幫助你做出明智的決定,減少孩子一般程度的挫折,且接著能開始訓練孩子,運用那些關鍵的思考技巧。

現在,請想像三個籃子排成一排:籃子A、籃子B、籃子C。籃子A裝的是重要的行為,讓你願意面對導致孩子失控,且大人必須容忍至失控結束的後果。籃子A幫助我們達到目標A:維持成人的威嚴。

籃子B裝的,也是重要的行為,但並不需要你付出讓孩子失控並容忍到失控結束的代價。你要用籃子B的行為,來達到目標B:教導孩子處理變通和挫折容忍的技巧,換句話說,籃子B裝了心智地圖。

最後,籃子C裝的,是不重要的行為,根本不值得一提。換言之,這些行為不會「造成威脅」。籃子C能幫助我們達到目標C:對孩子本身的限制有所認知。我們現在來仔細看一下,每個籃子裡裝的內容。

◎籃子A的行為和策略

根據經驗法則,當你迅速對孩子說出「不行」、「你必須……」、「你不能……」,就是在使用籃子A這種策略了。安全的考量,永遠歸類在籃子A裡。換句話說,不安全的行為(即,可能對你的孩子、其他人、動物或財產,造成傷害的行為),根本不容發生,因而讓人願意面對導致失控並持續容忍的後果。當然,只是因為你顧慮安全問題,而願意面對這樣的後果,並不表示失控行為是你的目標。如果孩子作出不安全的行為,如:打人、踢人、丟東西、破壞財物等,你就要採取最不激烈、最不須用到肢體、最不敵對的方式,來確保安全和恢復理性。

可以先採行下列的測試方法:
1.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足以讓人願意導致孩子失控,並持續容忍到它結束。
2. 孩子必須有能力,可以前後一致,且成功地表現出你期望的行為。
3. 你必須有意願,且能夠強制執行你的期望。

◎籃子B的行為和策略

籃子B是最重要的,因為它能幫你達到:教導孩子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的技巧。籃子B裝的,是你認為重要的行為,但你不願它們引發孩子的失控,那你要怎麼做呢?答案是:協助他思考,作心智地圖,溝通,解決問題,以及找出好方法。

許多執拗火爆孩童與人互相遷就的能力相當有限,以致於無法用雙方滿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花很多心思,來教導和塑造他們。事實上。對於許多父母來說,解決意見不合,也是很困難的事;雖然他們大多知道,一旦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終究要開始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但他們從沒想過,跟六歲孩子共同解決問題的必要性。當然,在父母發現他們有執拗火爆的孩子之前,有很多事情是他們從沒想過的。

有些關鍵步驟可以依循。首先,是同理心。我認為,同理心是進入孩童腦袋的「通行密碼」。同理心會向孩子發出訊號,表示你了解他要的是什麼,還有你認為他的期望是合理的;而且,你站在他的那一邊,而不是與他作對的那一方。所以,同理心是個不錯的方法,能讓孩子不會對忽然出現的挫折反應過度。第二個步驟,是邀請,也就是,你要邀請孩子跟你一起解決問題。邀請時,你可以簡單地說:「讓我們來想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籃子C的行為和策略

對於安全考量的目標,籃子C相當重要,因為歸類在籃子C的,是不會再造成失控的行為,所以,籃子C能幫我們達到:對孩子的限制有所認知,並能幫你降低孩子的整體挫折,如此應能在他下次變得挫折時,有所幫助。

我們再用幾個故事來說明:
有位母親認為,她執拗火爆的女兒在滑雪時一定要戴手套;每個星期,這母親和女兒,會高興地抵達滑雪小屋,而當這母親要求女兒戴上手套,女兒就會失控;所以,每個星期,經過三十到四十五分鐘的抓狂後,這母親會帶著拳打腳踢、又吼又叫的女兒,回到車上,然後開車回家。

事實上,強迫她戴上手套這件事並不重要。手套這種事情屬於籃子C,這母親花了很久才相信這個邏輯,而她女兒也因此更常去滑雪,更少發生失控行為,而且從來沒有讓自己的手凍傷。

這與對孩子「讓步」,及將某個行為放到籃子C,有很大不同。「讓步」是當你認為某個行為屬於籃子A,但你們的生活,卻沒有因為你將它歸類到某個籃子而變好,所以你對孩子讓步。而相對地,當你將某個行為歸類到籃子C,是你事先就決定,它的重要性不足以引發且忍受失控,也不能幫你解決問題。

真實的生活案例:
記得海倫嗎?就是那個想吃起墨西哥辣肉豆湯,不吃父親做的晚餐的女孩。在海倫家裡,一天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就是當她必須坐下來做功課時。

有天晚上,海倫決定要坐在廚房的落地式暖氣機上寫功課,海倫的父母反對她這樣。這種瑣碎的問題,很有可能導致一場非常長的失控,能完全打斷海倫寫完作業:
「海倫,妳不能坐在暖氣機上寫功課,」父親說道。
「我要!」海倫嘀咕道。氣鎖階段開始。
「海倫,到廚房桌子這裡寫功課,」父親命令道。
「我要坐在這裡!」海倫發出更激烈的牢騷。十字路口階段開始。
要用籃子A、籃子B,還是籃子C呢?雖然她父親強烈地認為,海倫應該坐在廚房桌旁寫功課,但仍然決定這問題屬於籃子B。

「海倫,我們需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我不希望妳坐在暖氣機上寫功課,而妳似乎很喜歡這麼做。妳能不能想出一個解決方法,讓我覺得高興,讓妳也覺得高興呢?」
「不要,我要坐在這裡,」海倫噘著嘴說。
「別這樣,海倫,我們要想辦法,讓我們倆都能滿意。」父親鼓勵她。

「那我今天晚上坐在暖氣機上寫,明天晚上坐在廚房桌子旁邊寫呢?」海倫提出自己的意見,理智回復了。

「嗯,那也是一種作法,但這樣不會讓我高興,」父親說道:「妳能不能想出其它方法,讓我們兩個人都高興呢?」

「不能,不要再說了!」海倫回答道。

「別這樣,我們可以一起解決它,」父親說道,輕輕地將海倫拉離暖氣機邊緣:「要不然,妳在暖氣機上寫數學作業,最多不能超過十五分鐘,然後到桌子那裡去寫閱讀作業。」

「嗯……」海倫考慮了幾分鐘:「好。」海倫繼續做她的數學功課。
「妳把問題解決得非常好,」父親說道。
作業寫完了,問題解決技巧加強了,親子關係也改善了,而且失控行為沒有發生。

然而,假如一場籃子A或B或C的策略,進行得不順利,怎麼辦?在比較罕見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隨時保有轉換策略的準備,如將籃子B的問題,丟到籃子C。要記得,如果你已經決定某個行為不屬於籃子A,就等於決定這行為不值得你去引起孩子的失控。如果只是因為當時找不到解決方法,並不表示,你現在願意引發、並忍受失控行為。當你和孩子變得更擅長解決問題後,其實你就會更活用籃子策略法了。


2006-5-10 01:01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9  幫助創意思考的情緒技巧

你或許發現,不具備良好情緒技巧的人很難學會良好的思考技巧。所以,最後一期的內容,將幫助你發展正面的情緒技巧。

自信

˙我之前做過這件事;我可以再做一次。
˙即使可能要花點時間,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能做得到。
˙就算我犯錯又怎麼樣?別人也會犯錯。
˙事情不用做到十全十美。
˙我以前處理過很困難的事情,所以這件事一定沒問題。
˙就算我無法解決這件事情,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我將會有很好的表現。

毅力

˙這件工作不太有趣,但未來會對我有幫助。
˙雖然我不喜歡這件事,但我還是會做。
˙我還沒有學會這件事,但是我一定能夠學會。
˙這件事很困難,但並非不可能完成。

自尊

˙我這個人有存在的價值,因為……
˙雖然我的成績是七十分(或六十分、五十分),但這並不代表我這個人就只有七十分(或六十分、五十分)。
˙我擅長某一科目。別人說,我在另一個科目也表現得很好。
˙我做過最棒的一件事是……
˙我無法時時刻刻取悅每個人。
˙明天會更好。
˙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

萬用的正面態度

˙我的腦袋超級聰明,裡面有超過一兆個腦細胞。
˙藉由學習思考過程,我能增進我的智能。
˙每個人至少都 一個擅長的領域。
˙面對那些思考技巧比較優秀的人,當他們在做我不會做的事情時,我會學習他們用來問自己的問題。
˙我會從錯誤中學習。


2006-5-10 01:05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10  「思考」是引領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必備能力!

為甚麼要「教我們的孩子思考」,因為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所面對問題的複雜度,已遠超過以往的時代;在現今世界中,我們已不能用過去所學的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我們要教孩子面對急速變遷的社會問題,面對未來的生活挑戰,必須充分發揮存在於人類頭腦中最豐富的寶藏——思考能力,特別是創意與批判思考能力,來幫助孩子解決學習所遭遇的問題,並在學校與現實世界中得到更卓越的成就。

「孩子會思考嗎?」「如果會,那麼思考可以教嗎?」這是我在演講時,最常碰到家長問我的二個問題。

我們來想一想,提出第一個問題的家長,為何會認為孩子不會思考?如果大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成長,那麼永遠無法了解孩子的想法究竟是什麼,這也是由於家長已經習慣以同一個角度去看問題,以致於忘了孩子也具備許多與大人相同的能力,差別只在於家長與孩子是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提出第二個問題的家長,則是認為思考需要具備許多條件,而這些條件必須奠定在方法或知識上,孩子接受到的教育或訓練不如大人來得多;誠如本書開頭所言,孩子不知道各種核心思考過程所需要的問題,要形成有效的思考便是一件困難的任務了。

「思考」可以教嗎?

那麼,究竟思考到底可不可以透過教學或訓練而變得更有效率呢?從創造思考的歷程來看,在面臨問題時,為了尋求解決之道,我們會廣泛地去蒐集任何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創造思考」;蒐集了眾多的方案後,再從中挑選出最有效率或最有利的方法,這就是一種「批判思考」的技巧。

創造思考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事,對於「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大人而言,反而是一件困難的事;相反地,缺乏邏輯訓練的孩子要能夠依據標準判斷何去何留,是一件無所適從的任務,反而對大人而言,卻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工作。然而,要使思考發揮更大的效能,創造思考或批判思考二者缺一不可。若把思考歷程透明化,在過程中,加入一些引導式的技巧或提示,那麼,要有效思考便不是一件難事。

有系統地教導孩子重要的思考能力

《創意思考是教出來的》有系統地教導孩子一步步地學習重要的思考能力,並提供非常實用的技巧來改善孩子的心智組織能力、分析式思考、批判思考與創意思考能力,讓孩子在學習到的東西間建立有意義的連結,而不再只是死背。書中提供兩百多個協助發展核心思考過程的練習,這些思考過程都是獲得教育界肯定的基本思考技巧。

家長和老師如何應用本書?

「思考」是使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不同物種的力量,而思考的力量之所以有助於推動人類的進化,主要是來自於創意。家長可以利用這本書,以玩興的態度陪孩子共同在題目中思考不同的解答,不但能訓練孩子的心智能力,也能讓家長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校的老師更可模仿書中所介紹的思考方式與練習,依自己所任教的學科,編擬適合學生程度的思考教材,融入學校的正規課程中。相信對提昇教學品質與效果必定有所助益。

我很欣賞本書提供許多思考訓練的創新與實際作法,整本書除了有助於培養讀者的思考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創造思考的「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等五種能力及批判思考的「分析、綜合、評鑑」能力的寶典,非常適合增進思考的訓練的教材。它是一本工具書,更是值得推薦的實用書,尤其是想要提升創意思考的人,更有必要好好閱讀本書。


2006-5-10 01:06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11  增進孩子的心智組織能力

當你要求大腦思考時,大腦必須搜尋之前儲存在記憶裡的文字、圖像、想法、事實等東西,這個過程就像從塞在檔案櫃裡的某個檔案中找到某頁文件。如果你的檔案櫃愈雜亂或愈沒有組織,你就愈難找到想要的那個檔案及那頁文件。相反的,如果你腦中的內容和問題愈有組織,你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資訊的速度就會愈快、愈有效率。

為了擁有優秀的思考能力,首先你必須擅長注意並記住身邊事物的性質或特色。你所要做的不只是看而已,還必須注意到樹木是高大、垂直、有生命、木質的,而且樹木需要空氣、水和陽光才能生存。關於你看到的東西,你也必須問自己一些有用的問題。像是:動詞的特點是什麼?如何辨認金屬?所有國家的共同特點是什麼?你注意到愈多特性、問自己愈多問題,就愈可能擁有更優秀的思考能力。

觀察屬性

為什麼鉛筆是木製的?為什麼鉛筆通常有六個面?我們身邊的每件事物都擁有獨特的性質或特質,而且這些特質都是其來有自的,但是如果你從不問為什麼,你永遠不會知道背後的原因。想要擁有優秀的思考能力,你必須仔細觀察,這個練習將會讓你思考一些發明家曾經提出的疑問。

觀察相似性與相異性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成對的事物總是很相像?樹木與螞蟻間有何相似之處?沒有人教過你樹木與螞蟻有什麼相似之處,但是,如果你在心裡將螞蟻與樹木的某些特質加以組織、分類,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點。

分類

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思考、比較兩樣物品的大小(size)、顏色(color)、用途(use)、材質(material)、組成部分(parts)和形狀(shape)。

按大小、時間排列事物

我們的大腦也會依照事物的順序組織東西。比如說,我們會依物品的大小、速度、價錢等性質排序。經過排列和比較,我們就能夠有組織地記憶這些東西。

歸納出通則

為什麼我們需要歸納通則?因為通則可以幫助我們辨認觀察到的事物,同時幫助我們預測到可能有的結果。

口頭摘要

做摘要的第一個步驟是要找出主題(或主旨)。當你閱讀時,找出重要或反覆出現的字,以及一個簡述全文的主題句。了解主旨之後,找出其他與主題相關的有用資訊。這些句子的概要就是你最後的摘要。

圖像摘要

一份好的圖像摘要可以為你省下書寫數以百計文字的功夫。圖像摘要能簡化闡明文章的主旨,因此,圖像摘要可以讓你的思路更清楚。


2006-5-10 01:07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12  營造對孩子友善的環境

現在,你應該更清楚,了解孩子的執拗、火爆,以及可能造成這種行為的因素,為什麼這般重要;然而,對於最重要的問題細節,你還不是很清楚:你到底應該採取什麼作法?對於這種性格難相處、患有執行功能缺陷、過動和衝動症、憂鬱症或不穩定情緒、焦慮症、語言或非語言損傷或是社交技巧缺陷,而無法對生活所要求的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做出妥善回應的孩童,我們要怎麼幫助他們?我們可以怎麼改變我們的作法呢?

◎友善環境的助益

第一個,是營造我所謂的「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在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上的不足,比較不會對他造成障礙。一個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可以幫助你和孩子一起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處理他的執拗和火爆。對孩子的困難有更清楚的了解,是這個作法最重要的第一步。

一個更友善的環境,也可以用來幫助你:一、不會對孩子實際能處理的挫折,有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時也更願意幫孩子去除不重要、不必要的挫折,而因此能大幅降低氣鎖和失控發生的可能。二、在孩子處於氣鎖和失控階段時,能清楚地思考,並且讓你至少能在剛開始時就了解,是你,而不是孩子,來決定某個狀況會不會發展到失控的狀況。三、對於不斷造成孩子挫折的情況能更加了解。四、在維持你權威角色的同時,還能從你跟孩子之間的敵對關係中跳脫出來。以及,五、不會將孩子的執拗視為是針對你個人的行為。,換句話說,營造出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應該可以替你和孩子的關係,帶來一些根本上的改變。

◎友善環境的特質

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所包含的要素,都具有一種重要的特質成分,也就是:強調在你孩子進入最糟的情況前,就要對他做出回應,而不是在他最糟糕的時候或是結束之後,才做回應。

•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就是所有跟孩子互動的成人,都能對他獨特的困難有清楚的了解,包括會激起他執拗火爆的明確因素。

無法徹底思考處理挫折需要使用不同方法的小孩,或是很快就受不了跟挫折所情感情緒的孩子人,在面對挫折時,身旁若有個非常了解他的成人,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而且有能力扮演「引導」的角色,幫助他悠遊順利度過於挫折的情況,那他就會感到平靜鎮定。

◎廣泛評估的項目

當我們已經了解,有各種因素都可能造成孩子的障礙,首先就必須盡可能地徹底了解您孩子的障礙,這經常需要專業的協助,而這個過程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我一般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給合格的兒童心理學家或神經心理學家做評估,評估的時候,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可以放過。以下是這種評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孩子的情感功能
◆和家人的互動
◆孩子在學校和其它相關環境中的表現情形
◆實施正式心理教育測驗:一般認知功能、成就技巧、行、語言處理、運動神經、感覺統合等方面的技巧

◎友善環境的要點

在一個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中,教養孩子的目標,一定要審慎地按照先後順序處理,並將重心放在降低對執拗火爆孩童的整體變通能力和挫折容忍度的要求。

在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中,成人會事先嘗試辨識出可能一再導致執拗火爆行為的明確特定狀況。

◆在對孩子更有友善的環境中,當警告訊號出現時,成人會「讀取」這些訊號,且迅速採取措施。
◆在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中,成人可以依其真正的面貌來解讀毫無條理的行為,就是毫無條理的行為。
◆在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中,大人也可以理解,他們可能會激起孩子執拗火爆的行為。
◆在對孩子更友善的環境中,大人會嘗試使用更確切的「共通語言」,來描述孩童執拗火爆行為的各種層面。
◆如果你希望他是個正常、順從、隨和的孩子,你需要先改變對孩子的期待。

真實的生活案例:

愛普爾是個六年級的女孩,她勉強度過了前十一年的生活,沒有接受過任何診斷。雖然她很容易輕微衝動、心不在焉、毫無組織,但是在學校的課業和行為都表現良好;不過,在家裡的行為卻南轅北轍。當她在家裡,很容易發生頻繁、激烈的失控情形,她會大吼大叫,堅持要滿足她的要求。雖然她在失控時不會有肢體上的攻擊行為,也不會隨便罵髒話,但母親認為,她的執拗和低挫折容忍度非常難以處理,這對母女經常會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爭吵,最後甚至會出現相互吼叫的局面。

◎改善友善環境的做法

幫助她思考。當她被某個念頭困住時,也就是她表現出她無法變通的時候,她就是在告訴你,她無法靠自己想出事情的解決方法。她需要你來幫助她徹底思考,你的挑戰,就是確保在你妳試著幫助她時,她還能保持理性。妳你只要記得,她愈是接近失控,妳你就愈難幫助她思考。妳你愈是惱怒,你愈是大聲,她就會愈靠近失控邊緣。


2006-5-10 01:11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amanda6033
  一般會員 
 



  積分 479
  發文 25
  註冊 2006-3-29
  狀態 離線
#13  [資訊快遞]帶引孩子的心智地圖(相關主題合併)

不要再問你自己:「要怎麼做,才能給孩子改變行為的動機?」你要開始問問自己:「為什麼這種行為,對我的孩子來說,這麼困難?是什麼阻礙他這麼做的?我要怎麼幫助他呢?」

心智地圖是什麼呢?心智地圖是一種心理劇本,當孩子遇到可能使他變得不理性或火爆的情況時,可以讓他們更清楚地思考及保持冷靜。就像其他地圖一樣,這種地圖可以幫孩子處於正軌,不會在執拗和火爆情緒中迷失方向。心智地圖需要用到進階的計畫能力,而且必須簡單易懂。

也就是說,當孩子在得到幫助後,能辨識出可能伴隨挫折產生的生理反應(例如:疲倦、飢餓、臉發熱、耳朵發燙、暈眩、頭昏),他們進一步需要言語來表達挫折感。心智地圖,此時就可以在此時發揮作用,提供孩子表達的語言!我常會教這種孩子,一些替感覺分門別類的基本詞彙,這些通常包含了三種感覺:「快樂」、「難過」,還有「挫折」。

你可以問孩子,當天發生的哪些事讓她覺得「快樂」?是否有什麼事讓她覺得「難過」?還有哪些事情,讓她覺得「挫折」?如果小孩想不起來任何符合這三種類型的特定事件,爸媽也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選項。如果孩子無法將情緒與某個特定的事件做連結,父母也需要幫忙。

當孩子們能夠滾瓜爛熟地學會這些基本詞彙,但是,仍然會爆發脾氣,這是因為他們還是無法理解,或告訴其他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所以,你必須增加心智地圖的新詞彙,如包含「困惑」、「失望」、「興奮」、「無聊」、「厭煩」等等。直到他們會用明確表達挫折的字眼,像是:「那讓我覺得很煩」、「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我覺得害怕」、「我覺得不對勁」、「我需要休息一下」、「我現在無法談這件事」、「我需要協助」等來表達情緒感受。

相信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原本無法使用言語表達的小孩,一定可以在愈來愈多的場合中,用更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當然,你需要提醒孩子,他學到了什麼新詞彙;而且,你回應他的方式,必須要能鼓勵他繼續使用這些詞彙。

另外,有些孩子遇到挫折時會罵髒話,這往往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警訊,告訴你:這個孩子目前沒有思考或語言能力,來妥善地表達挫折。對於這種解讀和解釋方式,有所了解後,我們的主要目標還是一樣:給予孩子新的心智地圖,以協助他改變說話的態度,並使用不同的詞彙。

如果問題出在,孩子並不知道,你不希望他那樣子跟你說話,或是根本沒有意願用正確的方式跟你說話,那麼,當你說出像是:「我不准你對我那樣說話!」或「回你房間去,等你願意跟我用正確的方式說話時,再過來!」等話語,或許還稍稍切中要點。不過,如果真正的問題,是在於孩子欠缺清楚表達挫折的思考或語言技巧,或是頭腦不夠清楚,那麼,對孩子說出這種批評,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了。


[ Last edited by clairvoyant on 2008-5-11 at 11:56 AM ]


2006-5-17 08:13 A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