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生活常識 / 智慧集 - [醫學新知]顛覆你的想像!心臟病要做物理治療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醫學新知]顛覆你的想像!心臟病要做物理治療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uperman1024
   
  頭銜:捍衛世界勇者



  積分 126810
  發文 13049
  註冊 2015-9-5
  狀態 離線
#1  [醫學新知]顛覆你的想像!心臟病要做物理治療

顛覆你的想像!心臟病要做物理治療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2016年03月02日 下午15:14
顛覆你的想像,是真的,心臟病患也需要做物理治療!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一句話時,第一個反應常是「怎麼可能?」一般人都認為罹患心臟病的人,平時不宜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擔心會導致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因此,對於運動往往裹足不前。

比較新的護心概念是:心臟病的物理治療。

雖然,研究調查發現,許多運動中的心臟發作與運動過量超出個人的心臟負荷有密切相關,其實,元兇來自於如果平時缺乏運動,又沒有正確的運動觀念,並且不知道個人安全運動量的上限,一旦進行比較劇烈的運動時,就很容易發生危險。但是,並不是代表心臟病患完全不能運動。

新的護心概念:心臟病也要做物理治療

目前,比較新的護心概念是:心臟病也要做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對於罹患心臟病者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預防心臟病發作,或是接受心臟手術後,能早日回復到日常生活功能,同時讓病患能更瞭解自己的疾病及身體功能,參與自主保健,進而增加活動力及生活品質、預防疾病復發,以及降低死亡風險。

心臟病患者如何進行正確且安全的物理治療?重點在於訓練心肺功能與訓練阻力兩種運動。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暨輔助科技學系蔡美文主任表示,目前國際各心臟醫學會建議,可有效提升心肺運動功能的運動原則,是以走路、跑步、腳踏車,或游泳等會利用大肌肉群的有氧運動方式為優先,且強度需能達中度以上(約50~85%最大體能),或是低於心臟症狀發作之安全強度,並能以持續或間歇累積方式進行,至少30分鐘的運動量。

心臟病物理治療必做:心肺運動訓練

因此,在心肺運動訓練方面,對於在住院階段或出院期(約3個月)的心臟病人的物理治療,會選擇簡易可行性高(如平地走路或爬樓梯),及可有效定量(如跑步機或固定式腳踏車)的方式來進行運動訓練,而強度的設定是依據每位病患在訓練前的心肺功能,及體能評估結果進行個人化的運動處方,並在運動中同步監測他的心血管反應是否適當,以及有無不良症狀的發生。

心肺運動功能評估。(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臨床物理治療評估。(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心臟病物理治療必做:阻力運動的訓練

蔡美文主任表示,當病人的心肺運動功能有了基本提升後,也會開始逐漸加入阻力運動的訓練,以及改善姿勢、協調等動作功能,以幫助病患早日回到正常生活或工作崗位。但必須注意的是心臟病人的阻力運動,有別於一般的肌力強化運動,首先是以中等阻力強度,以及一回約可完成8~12次動作為主,而非強調高阻力及少次數的訓練量;運動肌群的進行順序,也強調須從大肌肉群參與(如下肢大腿肌群先於上肢上臂動作)的動作開始,並宜採交替循環式進行,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配合呼吸進行用力放鬆的動作,絕對不可以憋氣。

這樣有專業協助的有氧及阻力運動訓練模式,目前也已證實可適用於治療有心衰竭的病人。且近年的研究發現利用高強度間歇有氧運動的訓練方式,相較於持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更能有效地提升心肺功能,甚至對心衰竭病人的心臟功能也有改善的效果,當然此類運動的個別定量及同步監測更形重要。

住院階段的運動治療。(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把握出院3至6個月恢復黃金期

一般而言,出院後的3至6個月可算是恢復的黃金期,病患在這個階段的治療,通常可得到最大的效果。在個人化的運動處方及有監測之運動訓練的過程中,病人會經由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指導、評估及回饋,更加瞭解自己的疾病、身體功能和運動反應,以及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進而也可利用運動來改善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糖尿病、心理焦慮、肥胖等,以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復發及死亡。

隨著病患的恢復返回社區或工作,除了遵循醫藥處方外,維持適當的運動仍很重要。心臟醫學會建議,預防心臟病發作及死亡的活動需求量,包括每週宜有3~4次至少30~60分的中度強度活動,另外加上5~6小時的生活型態活動,如家事、溜狗、園藝等。

跑步機的有氧運動訓練。(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利用器械之阻力型運動訓練。(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評估心臟功能負荷程度 確保安全

不過,在面對不同的環境變化及工作需求時,有心臟病的人,更必須留意自身心臟功能的可負荷程度,以確保活動的安全。因此,在此階段的心臟物理治療,除了進一步側重於改善心血管危險因子的運動治療外,也強調省力護心的技巧,如:長時間工作時採用省力的坐姿優於站姿、將家事或工作中常用物品放在手可及的水平位置(以減少手抬高或彎身之費力)、出入有溫差處需先適應等因人制宜的諮詢,或是延伸訓練以強化環境及工作需求的體能。

適當的運動治療對心臟病患的效果及安全早已經研究證實,應用於社區階段之心臟物理治療的模式,對於一般人在預防未來發生心臟疾病之危險因子控制,也有相同重要的介入效果。

國內心臟病仍高居國人死因第二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日益年輕化,高齡社會之老年保健或長期照護的需求,接受安全且有效的心臟運動治療,是不可忽略的健康守則。

強化系統協調之全身性運動。(照片來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2016-3-2 08:33 PM
查看資料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