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論壇 - 論壇暫存區 - 運動天地 - [相撲]賽前基本動作∼
» 遊客:  註冊 | 登錄 | 會員 | 幫助
 

免費線上小說
動漫分類 : 最新上架熱門連載全本小說最新上架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俠仙俠軍事歷史網游競技科幻靈異 ... 更多小說

作者:
標題: [相撲]賽前基本動作∼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annadukikun
  金卡會員 
  委託代管~如有不周,請來訊!


 
  積分 16348
  發文 1961
  註冊 2006-4-13
  來自 仙島 神國
  狀態 離線
#1  [相撲]賽前基本動作∼

一般人只要提及相撲就會自然而然認為它是日本的國技
其實雖然相撲在日本文獻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約一千三百多年前,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時日本才將相撲定位在〝國技〞地位上的。


相撲是在直徑四點五米的場地中,由兩位比賽選手使用,撞,擠,推,摔等技術,來決定勝負的一種比賽.土俵的正面是北邊,南面叫正對面,就是裁判所站的方向.
比賽者被分為東,西兩面進行相撲比賽.在土俵範圍內,凡是腳底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份先觸到地面或土俵以外,或者是使用被禁止的招式,就算輸了.雖然,一般可說是體格魁武,肌肉強大的人比較有利,但僅管身材小,運用各種招式或以速度來彌補,也可以擊敗身材龐大的力士

撒鹽(siomaki)
力士在入土俵時會撒些鹽在土俵上,在日本人的觀念之中,撒鹽是可以驅邪的。
力士在土俵上撒鹽有二層意義,一為驅邪,另外祈神保佑免於受傷。
另有一說是認為鹽可以消毒,撒鹽在土俵上,
即使比賽受傷,事前也已做好了防護的措施。
在大相撲舉辦期間,幾乎每日用鹽量達四十五公斤。

塵(chiri)
塵手水(chirityozu)的略稱。
這個動作是先蹲踞在土俵一側,雙手合擊後水平向兩邊伸展,手掌向上翻。
此動作的緣由來自以前相撲露天舉行,力士以草淨手,雙手向上翻並展示給對手看,表示自己並沒有挾帶什麼武器上場。

四股(sikoku)
四股乃是以雙腳輪流頓地,藉由力士威武的身軀來鎮攝躲藏在地底的邪靈。
此動作宗教上的涵義深厚,也有人稱之為"力足"。
不過除去宗教上的意義不談,此動作對於力士本身而言,應可視之為比賽前的暖身運動吧!

蹲踞(sonkyo)
以腳掌尖著地,雙膝外張穩腰並將雙肩放鬆後,將手放在膝蓋上,此為力士的基本姿勢之一。
為了求取平衡上身必須挺直以維重心。此舉乃表示尊重對手之意。
此動作看似容易,實際上必須要有相當的經驗才能看來穩若泰山。

仕切(sikiri)
這個動作是接在四股後直接彎下腰來的樣子,兩肘放在膝蓋上下巴微抬,雙眼注視對手以求精神專注。
這個動作反覆幾次後力士已將自己調適在隨時可戰的精神狀態下了。

仕切的三種架勢
相撲是一種在起身前撲的一剎那間,就決定一切的運動.
經常有人提到,在相撲中,使心技體三者合而為一,為了在瞬間爆發出力量,因此,才要擺預備架勢仕切(sikiri),一但聚精會神,氣勢出現時,就會產生令對手害怕的表情.因此,如果馬馬虎虎擺架勢的話,絕對無法獲勝.

擺架勢時,手和腳的位置,大約與肩寬一樣.
叩頭作揖式
適合用於鑽入對手下方,有利於身材較小的力士.

半蹲式
攻守皆宜,最廣被採用.

腰部抬高式
適合用於起身前撲後,推撞的攻擊.

手刀(tegatana)
優勝力士在接受完行司(gyouji,類似裁判)的獲勝呼名後,可以拿取所謂的"懸賞金"。
此時優勝力士會以右手手刀向左右中各凌空切下,其意義是向三位神明致謝的意思。
一般而言,懸賞金只有幕內級力士才有機會爭取。

∼∼∼∼∼∼∼∼∼∼∼∼∼∼∼∼∼∼∼∼∼∼∼∼∼∼∼∼∼∼∼∼∼∼∼
相撲運動在日本受重視的程度可能比棒球更令人關注∼
而相撲力士在日本受愛慕的程度是俺完全不能理解的∼
相撲力士的地位可能僅次於天皇吧∼(說不定比天皇還高)
對日本人而言∼相撲力是簡直是神的化身∼(尤其是橫綱級)
在相撲的世界裡∼
階級觀念是非非非非非∼常之重的!
想要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秤秤自己的斤兩再說∼


[ Last edited by kannadukikun on 2006-8-26 at 03:33 PM ]





神無月君  參上

2006-8-12 01:24 AM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kannadukikun
  金卡會員 
  委託代管~如有不周,請來訊!


 
  積分 16348
  發文 1961
  註冊 2006-4-13
  來自 仙島 神國
  狀態 離線
#2  [相撲]相撲的規則∼

相撲是以一對一拼鬥的孤獨運動
從起身前撲的那一剎那間,就出盡自己的全部力量
每一場都是真槍實彈,拼得你死我活,講求實力的世界
可以信賴的,唯有自己的力量和技術而已



相撲只有當心,技,體,這種所謂光明磊落的心,卓越的技術,而且不屈不撓的體力,三者合而為一,始能轉弱為強.因此,也就是為什麼要忍受嚴厲的訓練和不斷鍛鍊身體的原因.
即使是被緊逼到場邊而輸掉的情況,忍了再忍最後才出界,和很輕率就放棄努力的出界,兩者之間有天壤之別.
即使輸了比賽,但如果是照自己原先預定的戰術,認真去比賽,而輸掉的話,則可以做下一次比賽的參考,因此,可以說是”輸了才會變強”

土俵的規定

土俵(dohyo)
是指力士比賽相撲的場所.
形狀為圓形,直徑規定是4米55.
外側正方形的土俵,每邊為6米70.
土俵採用東,西,正面及對正面這些稱呼.
另外,以前有四根柱子,豎立在土俵的四個角落.
現在,為了使觀眾更容易看到場地,
改由天花板吊下屋頂,在其四角落,分別懸掛著代表四季的纓穗子.
青穗,紅穗,白穗,黑穗,分別代表天地四神,春之青龍,夏之朱雀秋之白虎.東之玄武.
在圓形場地的東,西,南,北分別有圓形土俵突出外側,
約十公分稻草繩圈,稱之為[德俵].
土俵的土,通常使用新墾土,如果沒有,紅土也可替代.
另外,土俵正中還有〝仕切〞預備線,兩條相距70公分,是粗約6公分,長80公分的白線.

土俵上的懸吊屋頂 ( turiyane )

相撲比賽原本是在室外一個外觀像小涼亭的地方舉行.
所以,在土俵的四周,由四根圓柱支撐起一個屋頂,但從昭和27年起,為了便於觀眾觀賽,便改由兩根鋼索,將屋頂從上吊下,取代了原先的四根圓柱,場地也移到室內,此屋頂重約六噸,平常會場有其他用途時,便將其高高吊起,只有比賽時間才放到適當的高度,屋頂一收一放需時十二分鐘.

力士的規定
相撲,可以說是"始於禮也終於禮"的運動.
力士一但踏上土俵,就必須服從裁判(行司)的指示.
同時,因為相撲是在瞬間便可決定勝負,故稱得上是很激烈的運動.因此,在規則當中,許多是為了保護力士的身體而設的.
 
比賽穿著的規定
1.力士不准穿著腰帶(mawashi)以外的衣服.
受傷者的繃帶,雖被允許,但金屬扣環禁用,連戒指,手錶都不行.
2.沒有理由不可以在腰帶裡面使用內襯.
3.十兩以上的關取資格者,必須梳"大銀杏"的髮型.
4.白色腰帶禁止

依位階不同的腰帶規定
具〝關取〞資格者
顏  色:深藍紫系統
腰帶質料:緞
穗子質料:絹

〝幕下〞以下力士
顏  色:紫色系統
腰帶質料:木棉
穗子質料:木棉

進入比賽場所的規定
1.輪到自己比賽前兩場就進入等候位置.
2.司儀(呼出)唱名後進入土俵.
3.用力踏地(即四股).
4.用水(力水)漱口,用紙(力紙)拭嘴.
5.撒鹽並用力擊掌,除去塵屑.
6.分出勝負之後鞠躬,勝者接受裁判(行司)宣判勝利.

勝負的規定
1.起身前撲( 仕切 )以膝蓋分開腰部,完全下蹲,雙手下垂為原則.不允許等候太久超過時限(幕內4分鐘,十兩3分鐘,幕下2分鐘為限).
2.在土俵內除了腳掌外,身體的某一部分先觸地者,判定為輸.
3.身體的任何部份先碰到場外的砂者,判定為輸.
4.在土俵內不管將對方提多高,都不算贏.
5.提起對手身體時,若因後退而使自己的腳觸碰到場外的地面,則判定為輸(如果對方同時腳出界就合法).腳若置於稻草圈上還不算輸.
6.頭髮只要一碰到稻草圈或地就輸.但是,把對方摔倒的同時,即使頭髮碰地仍算贏.
7.上了稻草圈上面或走在其上,即使後腳跟已出界,但只要不沾上場外的砂,就不算輸.
8.單腳或雙腳騰空懸在場外後,又回到場內時,只要腳沒碰到場外的地,就不算輸.
9.腰帶的前緣脫落腰際,下擺即使沾到砂,也不算輸.
10."護身手"是指,兩力士身體重疊倒下時,上面的力士比下面的力士更早以手觸地的情況.這時候,下方力士的身體叫"死體".規定下方者輸.(護身手被公認為重疊倒下時,用來保護位於下方力士安全的合法動作).
11.除了身體有毛病以外,力士不得中途停止比賽.
12.比賽時,腰帶被對方拉下,或重要部位被看到,即敗陣.
13.比賽僵持不下暫停休息後,重新再賽,若姿勢與原先不同,力士可以表示意見.
14.如果犯了"禁用動作"的任何一條,即判定輸.
15.比賽時,如不小心跌倒或腳踏到場外,即使對手沒做甚麼動作,也判定輸.
16.即使即將打敗對手,但自己的手先著地或腳踏出場外,也判定輸.

禁用的動作
相撲比賽中,若使用下列犯規動作,則被判定輸.
1.用拳頭攻擊對手.
2.故意抓對手頭髮.
3.戳對手眼睛或攻擊對手心窩等致命處.
4.用兩手同時打對手的雙耳.
5.抓住對手腰帶的前豎處或手指從邊緣處伸入.
6.掐住對手脖子.
7.踢對手胸或腹.
8.將對手的一根或兩根手指反折.

新進力士的資格
首先,決定要加入哪一所部屋.
其次,獲得父母的允許之後,
攜帶戶口謄本到部屋處.
部屋親方再將資料呈報到日本相撲協會去.
接著,在正式比賽前六天,接受身體檢查.

資格:年齡上無限制,身高173 CM以上,體重75 KG以上

力士的等級規定

其中,十兩以上的力士,就稱之為"關取力士".
在關取裡面,前頭以上的力士都稱為"幕內".
另外,一般又將大關,關脅,小結,這三個等級的力士稱為"三役".
橫綱 (yokozuna)
大關 (ozeki)
關脅 (sekiwake)
小結 (komosubi)
前頭 (maegashira)
十兩 (juryo)
幕下 (makushita)
三段目(sandanme)
序二段(jonidan)
序之口(jonokuchi)

一年的比賽時間
每年日本大相撲共進行六場比賽.
除了年初的初場所和名古屋場所外,
其餘四場,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季命名.
因為比賽月份的關係,
所以初場所(hatubashio)又稱為一月場所,
春場所(harubashio)又稱為三月場所,
夏場所(natubashio)又稱為五月場所,
名古屋場所(nagoyabashio)又稱為七月場所,
秋場所(akibashio)又稱為九月場所,
九州場所(kyushiubashio)又稱為十一月場所.
若以比賽地點來看,
初場所,夏場所和秋場所又可稱之為東京場所(tokyobashio).


[ Last edited by kannadukikun on 2006-8-26 at 03:34 PM ]





神無月君  參上

2006-8-12 01:28 AM
查看資料  訪問主頁  發短消息   編輯文章  引用回覆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論壇跳轉選單: